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

对市九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029号建议的答复


《关于发展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擘画乡村旅游好风景

1.开展乡村旅游发展调研规划。联合第三方专家团队,在全市范围开展乡村旅游产品调研,实地走访近20家代表性村镇、发放调查问卷等,结合对新时代乡村旅游政策背景、发展条件、产品布局等基础研究,系统总结镇江市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取得成就及存在问题,并就未来镇江市乡村旅游发展提出思路建议,目前已形成《镇江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调研报告》(征求意见稿)。下一步,我局将结合调研成果,形成《镇江市乡村旅游发展实施意见》,统筹指导全市乡村旅游发展与建设。

2.统筹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打造。以两办名义出台《镇江市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将乡村旅游纳入全市六大文旅产品体系,休闲乡村产品体系构建列入重点任务,实施乡村旅游十百千计划,打造十个一村一特”“一村一韵的乡村旅游主题村,塑造超百家有文化、有内涵的乡村民宿,培育千户乡村旅游经营户,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3.实施乡村旅游新面孔计划。瞄准经济发展基础坚实、特色产业美誉度高、文化和旅游资源富集然村或行政村,以特色产业激活乡村内生动力为导向,打造乡村旅游主题村,着力解决乡村旅游顶层设计理念滞后、乡村农文旅融合不深入等问题。通过深挖特色资源、指导编制乡村规划、引流优势资源、聚力宣传营销等方式,群策群力打造若干乡村旅游主题村(镇),形成一镇一特”“一村一韵的乡村旅游IP品牌。

4.策划乡村旅游“5工程。为更好发挥乡村文化旅游综合带动作用,今年我们聚焦品牌要素,在全市数百个村庄将推出百村百碗”“百村百品”“百村百宿”“百村百里”“百村百场“5工程。选拔和展示最具镇江乡村特色的百村百碗乡土地标菜和百村百品农副产品,创新简化百村百宿乡村民宿审批程序,重点打造茅山福道、江滩漫道等百村百里慢行乡道,展演超百场的百村百场四季村晚。

二、构建健康发展好环境

1.坚持专项资金保障。以打造乡村旅游示范和典型为导向,以促进乡村旅游富民惠民为目标,专设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每年联合联合市财政局印发《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申报指南》,对乡村旅游重点特色村创建、等级旅游民宿建设乡村旅游集聚区标准编制、乡村旅游集聚化建设、乡村旅游系列活动开展和乡村旅游人才支持等方面予以资金奖补为我市乡村旅游工作的发展催生新动力、激发新活力、增添新合力

2.创新乡村民宿审批。依托“5工程,以重点解决乡村民宿办证难问题为导向,联合公安、卫生健康、住建、农业农村、消防救援等部门,推进句容市落地实施《关于促进句容市旅游民宿规范发展实施办法》,通过联合审批方式,实现乡村旅游民宿合法化经营。下一步拟在全市推广句容做法,支持扬中市、丹徒区参考句容模式,建立属地政府牵头、多部门联合的乡村旅游民宿联合审批备案机制,明确证照办理条件和流程,简化乡村民宿备案登记手续。

3.加强部门联动合作。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市委副书记、市长任组长,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任副组长,各地党委、市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镇江市旅游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出台相关工作章程,常态化开展工作。充分利用好特色田园乡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乡村旅游重点村等品牌建设,指导乡村旅游村庄串点连线,形成多条四季有景的乡村旅游线路。

三、优化引领示范好平台

1.乡村旅游集聚区标准化平台。牵头起草《乡村旅游民宿建设与服务规范》《乡村旅游特色村建设规范》2项市级地方标准,乡村旅游集聚区服务标准化试点入选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3年来统筹全市15个乡村旅游集聚区培育单位吃、住、行、游、购、娱六项服务要素,构建了156项覆盖面广、针对性强的标准体系,今年4月底以优秀等次高分通过省级验收,为全市乡村旅游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提供了指引。

2.乡村旅游人才平台。一是支持领军人才,积极向乡村一线宣传人才政策,主动发掘乡村本土文化旅游人才,推荐为国家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支持项目,自2019年以来共有4名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入选;二是用好专业人才,持续推进驻村辅导员试点工作,近10名熟悉乡村的专家及团队进驻全市部分乡村旅游重点村,参与村庄乡村旅游规划设计、人文风貌引导,提高乡村设计建设水平,塑造乡村特色风貌;三是加强人才培训,依托乡村学堂等形式实现乡村旅游在线学习,通过线下发放标准汇编、工作手册等宣传乡村旅游专业知识,同时广泛动员、组织有关村镇负责人、乡村涉旅企业负责人参与全国、省级业务培训班,加强与外市的沟通交流。3.产品打造奖励平台。主动落实省文旅厅对乡村旅游的系列奖补措施,今年省文旅厅出台《关于开展江苏省等级旅游民宿奖补工作的通知》,我们正在联系符合要求的单位积极申报,力争取得更多资金支持。联合市财政局共同制定出台《镇江市旅游业发展奖励办法》,有影响的乡村旅游品牌纳入奖励范畴,进一步激励旅游品牌创建,推动文旅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壮大文旅融合消费新业态、新产品,鼓励多种形式宣传推广。

再次感谢您对镇江乡村旅游发展的关心,我们将持续做好全市乡村旅游指导、服务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文章关键词: